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崩溃的时候,对孩子大吼大叫之后,难免又会陷入到自责。那么,不发怒的父母就是好的吗?其实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是难以做到不发怒的,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发怒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事实上,在某些时刻,不生气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好处,反而还会给孩子一种漠不关心的感觉。
愤怒,就像普通感冒一样,是一种周期性复发的麻烦,我们可能不喜欢他,但是无法忽略它。孩子要承受父母的怒火,这的确是令人很不愉快,为了物有所值,我们的发怒要有意义:需要让父母得到一定的解脱和轻松,同时也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父母也是有底线的,可以给到孩子一定的启示。
虽然怒火总是难以控制,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预先学习,知道一些发怒时的注意事项,让愤怒这种代价很高的情感,能够有价值,也同时避免更进一步的冲突:
1.我们自己要接受这个事实:在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发脾气;
2.我们有权利生气,而不必感到内疚或者愧疚;
3.我们佑权利表达自己的感觉,只要我们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我们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愤怒;
比如说在生气的时候先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我生气了”,“我觉得讨厌”,有时这样孩子就可以停止自己的不端行为。但是,有时候并不奏效,我们可以解释自己生气的原因,陈述孩子不端的行为,说出我们希望的行为。比如:“我看到你在打你的弟弟,我很生气,我决不允许你在伤害他”,一定要避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
可见,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讲,发怒的原则是:对事不对人,父母也是人,发怒是很正常的,只不过我们要避免不可控制的人身攻击,释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底线,那么发怒也不是一件坏事儿。
烟台心理咨询找佑辅,亲子、压力、情感、情绪、失眠、焦虑、抑郁等问题,欢迎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