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80369

当前位置:首页>思想荟萃

求佛

(佑辅心理 泰然作品)

  太原有座永祚寺,寺内有两座建于明朝的宝塔,塔高近60米,立在城中的小山之上,立在塔顶可以俯视太原城大部。试想300年前,太原的空气应该是清新的,房屋应该是低矮的。那个时候立在塔上必定能远眺蒙山大佛,近览汾河美景。立在塔顶的人们或多或少会产生“天上天下,唯吾独尊”的感觉。

塔边被立了个小牌子,牌上描述了一个故事:某年雷霆大作,破坏了双塔。皇帝认为是天降不祥,因此震怒,命令工匠们在三天之内修好双塔。对工匠们来说是件不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他们一筹莫展,坐以待毙。到了第三天,一个老人来了,施展法力修好了塔,然后隐身而去,并留下字条说:“不是帮皇帝,而是救兄弟”。

这个故事和很多故事一样是杜撰的,不过杜撰往往更能反映笔者的内心世界:困难是皇上施加的,对于皇权我们无能无力,能救我们的或者只有神仙吧,神仙不畏皇权,是能帮助苦难人的。

永祚寺的香火很旺,大殿之上佛微睁双目,神情肃穆。悠扬的“阿弥陀佛”给大殿平添了不少氛围,求佛的人一个又一个地络绎不绝。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六、七岁的女孩来了,很认真地说:“要磕三下啊”;一个年轻的姑娘将大厅内的佛一一虔诚地拜完后,从兜里摸出几张卷在一起不是红色的票子,从中抽出一张恭敬地投到功德箱里;三对大学生模样的情侣在院子里认真地讨论了拜佛的跪姿,然后依次进来匍匐在地。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认真,那么地虔诚。我不知道他们是在祈求佛的庇护,还是这只是他们与佛对话的方式。

8UBZ%)1_08~)E2)8A1OS8)4.png

大殿的右侧有一块红色的横幅上写“有求必应”;大殿的左侧有一块黄色绸缎上写着一段经文,记得有“无喜无悲,无欲无求”、“无生无死”、“万物皆空”的字样。

渺渺的香烟、虔诚的人群、青春的脸庞、肃穆的佛、有求必应的承诺、万物皆空的解读,神秘和矛盾的氛围让人感觉到隐隐的疑惑和悲哀。

或许我们已经做惯了“工匠”,已经失去了质疑“皇上”和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只能祈求佛的帮助。那些习惯了下跪的百姓,那些认为自己可怜的人们,当匍匐在佛的脚下时,可曾听见佛说“无欲无求”?

或许我们面临太多的威胁,宛若一个人迷失在危机四伏的丛林。所以我们不得不祈求佛的庇护。战壕里没有无神论者,佛或许会给勇士们以心灵上的安慰吧:“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或许压力、苦难乃至于死亡的威胁也是“诸法空相”。

F89$%BZ~8H31EBI4P2)9DWF.png

也许我们只是羡慕佛的宁静和安详,愿意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什么是“空”?什么是“无”?什么是“佛”?什么是“我”?记得千佛山上兴国禅寺的门匾上写着“佛不外求”,佛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是需要膜拜的权威?我们是该将修炼自己成佛,还是祈求佛的庇护?

列夫•托尔斯泰在《天国在你心中》说“上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价值体系。”那“佛”又是什么?如果是价值体系,那么这个体系是“跪地祈求”?还是放空自己的情绪?但愿是后者吧。

从永祚寺下来,不久就到了纯阳宫。纯阳宫是负有盛名的道教圣地,道教认为人们通过努力修炼是可以成仙得道的,但是到这里的人却寥寥无几,空荡荡的。

或许是人们认为修行太辛苦,不如磕头来的容易吧。但是磕头的只能祈求怜悯,修行却有可能位列仙班。


烟台心理咨询 情感 疗愈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佑辅心理咨询
400-0880369

地址:烟台芝罘区机场路90号中国烟台人力资源产业园北楼14F
微信:佑辅景行
手机:18353534836
官方小程序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1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