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80369

当前位置:首页>主要业务>心理咨询>职业生涯

你要的是“葫芦”么?

(作者:泰然)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都学过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说的是一个人只想得到葫芦,但是不精心照料葫芦叶子的故事。故事的结局大家都清楚:葫芦死掉了。课后老师往往会让大家讨论:“他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啊?。” 小孩子们的答案是很有趣的,“都怪他没有听邻居的话。”、“他没有给葫芦打药。”……等等。最后老师会总结说:“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做事可不能像这个人那样,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一无所获。”

这个寓言故事就葫芦本身的确反应了“本”与“末”的关系,但是我们要问:这个人是正常人么?应该是的吧!既然是正常人那么他怎么会不了解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呢?如果他真的想要葫芦那么他为什么不学习葫芦的种植技术呢?他真的是想要葫芦么?

关于我要的是“葫芦”。还有一个著名案例——项羽。项羽当时的名言是“取彼而代之”,给人感觉他的志向很大要代替秦始皇做皇帝的。但是他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对内行“妇人之仁”、看了受伤的战士他可以哭哭啼啼地表示慰问,但是对于立下大功的将军们却没有赏赐;不能任用有才能的人、好不容易有个亚父还被他给气死了;对外则是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处处结怨;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个想要天下的人居然没有夺取天下的战略部署,谁不服他就收拾谁、服了的就不打了。在鸿门宴上,刘邦一奉承他,他就口无遮掩地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结果就断送了曹无伤的性命。在两次完全可以全歼刘邦势力的情况下他居然都接受了刘邦的求和。

根据他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可以刻画出一个侠士形象,但是怎么也看不出他有要得天下的志向。

真正想“要葫芦”的还是刘邦。这个人一开始不过是个无赖,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他突然想要做皇帝了。“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范增就从刘邦的改变中发现了他的意图。原因是当一个人的志向确立后,他的所思所想都会围绕他的志向展开,他的行为自然也就变了。

我们再分析一下刘邦的行为:

先是在逃跑中几次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推下车,后来居然还要分一杯他亲爹的肉汤喝喝——为了得天下这个人简直是疯了。

多次被打的屁滚尿流,有一次居然只剩下两个人,他还是挣扎的去拉队伍——可见他信念的坚定。

韩信要自立为齐王了,刘邦非常恼火本来是要骂“娘希皮”的,结果张良一踩他的脚,他立刻说:“不要当什么假齐王,要当就当真的齐王。”——对比一下项羽我们可以发现刘邦的脑子里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刘邦让韩信在北,彭越在南,自己在西对项羽形成“品”形包围——对比一下那个只知道发起一次次战役的霸王,刘邦的战略思想是多么的明确啊。

从刘邦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坚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左右他的思维和行为。这种力量就是——获取天下的志向。

而项羽所谓的“取彼而代之”不过是重在“取彼”,他的潜意识里就是要杀人放火图个痛快。对于“代之”他根本就没有认真得考虑过,所以他的所做所谓和刚刚起事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直到死还是“取彼”的思维:“起兵八岁,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至于那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给人的感觉就是愿赌服输,他根本就没有想一想他还有夺取天下的资本——江东。

从项羽和刘邦两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上是各取所需的。想杀人放火的那位他的愿望也实现了,至于最后被人杀那也是公平的。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心想事成”;社会心理学有句名言叫做:“你想象的会成为现实”。现在让我们在看看那个“我要的是葫芦”的人,如果他真的想要葫芦的话,他肯定会去学习如何种植,会及时给叶子除虫的。他只所以没有去做这些事情,那是因为他真正想要的不过是肉体的舒服。“我要的是葫芦”,不过是他给自己的懒惰找了个借口而已。

曾经有人说:“身外之物和内心力量相比,便显得微不足道。”身外之物对每个在相同处境的人来说是都一样的,但是由于我们内心的渴望不一样,因此我们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我要得是葫芦”。但是请你再仔细地想想——你真的想要“葫芦”吗?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佑辅心理咨询
400-0880369

地址:烟台芝罘区机场路90号中国烟台人力资源产业园北楼14F
微信:佑辅景行
手机:18353534836
官方小程序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1144号